新闻资讯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软件开发定制

昆明信息化系统开发的几种常见开发方法分享

2022-10-12 16:15:44

信息系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人机交互系统,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计划,以及其他的工程技术,而且还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常见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有四种,包括:结构化法、面向对象法、原型法、面向服务法。接下来,云南来可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小编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这几种系统开发方法。

1、结构化法

我们已经在系统的基础概要中了解到,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系统是各个要素相互组合而成的一个集合。

结构是指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框架。

结构化法,也称为生命周期法。是一种传统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法三要素,包括:结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

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

结构化设计(Structured Design)

结构化程序设计(Structured Programming)

结构化设计三原则,包括: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设计。

结构化设计基本思路:系统的生命周期划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等阶段。按照事先设计的程序和步骤,使用一定的工具,完成规定的文档,在结构化和模块化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大模块逐步分解为小模块)

结构化法主要特点:开发目标清晰(需求明确)、开发工作阶段化、开发文档规范化、设计方法结构化

结构化法适用于:数据处理领域的问题

结构化法不适用于:规模较大、复杂的系统开发

结构化法的局限性:开发周期长、难以适应需求变化、很少考虑数据结构

2、面向对象法

任何事物都是对象,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属性和方法。复杂的对象可以由相对简单的各种对象构成,不同对象的组合及相互作用构成了系统。

使用面向对象方法构造的系统具有更好的复用性。面向对象法,更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有利于系统开发过程中用户与开发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缩短开发周期。

面向对象法适用于:各类信息系统的开发

面向对象法的局限性:大型项目的开发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涉足系统分析以前的开发环节

3、原型法

原型法,也称为快速原型法。是一种根据用户初步需求,利用系统开发工具,快速建立系统模型提供给用户交流,然后实现用户需求的信息系统快速开发的方法。

从原型是否实现功能来分:水平原型、垂直原型。

水平原型,也称为行为原型。通常只是功能的导航,并没有实现功能。水平原型,主要用在界面上。

垂直原型,也称为结构化原型。实现了一部分的功能。垂直原型,主要用在复杂的算法实现上。

从原型的zui终结果来分:抛弃式原型、演化式原型。

抛弃式原型,也称为探索式原型。指达到预目的期后,原型本身会被抛弃。该原型主要适用于,需求不确定性、二义性、不完整性、含糊性等;

演化式原型,开发增量式产品提供基础,逐步把原型演化成zui终系统。该原型主要适用于,必须易于升级和优化的场合。

原型法的开发过程:确定用户的基本需求,设计系统初始原型;把初始原型提供给用户进行试用和评价原型;开发者根据用户满意度的反馈,进行修改和完善原型直至用户满意后整理原型和提供文档。

确定用户基本需求:在需求分析师和用户的配合下,快速确定系统的基本需求,形成初步的需求文档。

设计系统初始原型:根据原始需求,快速完成原型的初始版本。原型的构造必须遵循两个原则:集成原则、zui小系统原则。

试用和评价原型:用在在开发人员的协助下试用原型,并提出修改意见。

修改和完善原型:根据修改意见和新需求对原型进行修改。

整理原型、提供文档:原型得到相关方同意后,结束版本的迭代过程。

原型法的特点:

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本和风险、获得更高的综合开发效益。

提高系统开发的成功度。

有利于系统的移交、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原型法的局限性:开发环境要求高、管理水平要求高

原型法适用于:需求不明确的系统开发上

原型法不适用于:技术层面的困难大于分析层面的系统

4、面向服务的方法

面向服务方法,是由面向对象方法发展起来的建模技术。对于跨构件的功能调用,则采用接口形式暴露出来。

面向服务法,满足了信息系统快速响应需求与环境变化,提高系统的可复用性、信息系统共享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的需求。


近期浏览:

相关产品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云南来可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7612号-2